周玮琰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玻璃体混浊导致失明的时间因人而异,玻璃体混浊可能由年龄增长、近视、外伤、炎症、出血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激光、手术等方式治疗。
1、年龄因素:玻璃体液化随年龄增长自然发生,60岁以上人群80%存在生理性混浊。这类混浊通常表现为眼前漂浮的点状、线状阴影,但极少影响中心视力。建议避免剧烈摇头或突然改变体位,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监测变化。
2、高度近视:600度以上近视患者玻璃体变性速度加快,可能引发视网膜裂孔或脱离。眼前出现闪电样闪光或突然增加的漂浮物需警惕,应立即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日常需控制近视进展,避免跳水、蹦极等剧烈运动。
3、外伤因素:眼球钝挫伤可能导致玻璃体积血,混浊程度取决于出血量。伤后24小时需进行眼部B超检查,出血较少时可使用云南白药、血塞通等活血化瘀药物,大量出血需行玻璃体切割术。
4、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炎症反应会导致炎性细胞进入玻璃体。患者常伴眼红、畏光、视力下降,需使用典必殊滴眼液、普拉洛芬等抗炎药物。反复发作可能形成机化膜,需YAG激光治疗。
5、糖尿病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玻璃体积血是致盲主因。患者通常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伴随视物变形、视野缺损。需每月监测血糖,严重出血需行23G微创玻璃体切除联合全视网膜光凝。
玻璃体混浊患者应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花青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周3次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改善眼周循环,但视网膜病变者需避免负重训练。使用电子产品时每20分钟远眺20秒,夜间阅读需保证充足照明。突然出现视野缺损或视力骤降需立即就诊,糖尿病患者每半年需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