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囊肿和垂体瘤区别

曲中玉 副主任医师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垂体囊肿和垂体瘤可通过组织来源、生长方式、症状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手段等方面区分。垂体囊肿通常由先天发育异常或囊性退变引起,垂体瘤多与基因突变或激素分泌异常相关。

1、组织来源:

垂体囊肿起源于垂体Rathke囊残留或腺垂体囊性变,内衬上皮细胞并充满液体。垂体瘤属于肿瘤性病变,由垂体前叶或后叶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病理类型包括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等。

2、生长方式:

垂体囊肿呈膨胀性生长,囊壁薄且内容物多为清亮液体,极少侵犯周围组织。垂体瘤呈浸润性生长,可能突破鞍膈压迫视交叉或海绵窦,侵袭性垂体瘤可破坏颅底骨质。

3、症状表现:

垂体囊肿多因占位效应引起头痛、视力下降,偶发垂体功能减退。垂体瘤除占位症状外,常伴随特异性激素分泌异常,如肢端肥大、闭经泌乳、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紊乱表现。

4、影像学特征:

MRI检查中垂体囊肿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的圆形病灶,增强扫描无强化。垂体瘤多呈T1等信号、T2等/高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微腺瘤可见垂体柄偏移征象。

5、治疗手段:

无症状垂体囊肿可定期观察,症状明显者行经鼻蝶窦囊肿开窗术。垂体瘤需根据类型选择治疗,泌乳素瘤首选溴隐亭等药物治疗,功能性大腺瘤需经鼻蝶窦手术切除,难治性病例考虑伽玛刀治疗。

日常需监测视力视野变化及激素水平,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破裂。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预防骨质疏松,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MRI评估复发风险。出现严重头痛、呕吐或突发视力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