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产后贫血可能由分娩失血、铁储备不足、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多胎妊娠等原因引起,长期未干预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伤口愈合延迟、乳汁分泌减少、心脏负荷增加、产后抑郁风险升高等危害。
1、免疫力下降:
血红蛋白不足会削弱白细胞功能,增加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概率。产妇可能出现反复低热、乏力症状,需通过摄入牛肉、猪肝等富铁食物,结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2、伤口愈合延迟:
剖宫产或会阴切口因供氧不足易出现愈合不良,表现为渗液增多、红肿疼痛。每日补充鸡蛋、菠菜等蛋白质与铁元素,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可加速恢复。
3、乳汁分泌减少:
贫血影响催乳素分泌,导致泌乳量不足或乳汁稀薄。哺乳期建议食用红豆、黑芝麻等补血食材,配合黄芪炖鸡汤等食疗方改善气血循环。
4、心脏负荷增加:
重度贫血时心肌代偿性肥厚,可能引发心悸、胸闷等症状。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医疗干预,可考虑琥珀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药物纠正贫血。
5、抑郁风险升高:
脑组织缺氧与5-羟色胺合成减少相关,产妇易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表现。定期监测血红蛋白,配合八段锦等轻度运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建议产后6周内每周食用动物肝脏2-3次,每次50g左右,搭配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每日进行15分钟凯格尔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睡眠时采用左侧卧位减轻心脏压力。哺乳期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出现头晕目眩或静息心率>100次/分时应及时复查血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