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膀胱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受肿瘤分期、转移范围、治疗方案及个体差异影响,中位生存期通常为12-18个月。
晚期膀胱癌指T4期或存在远处转移M1期,此时癌细胞可能侵犯盆腔器官或转移至肺、肝、骨骼。肿瘤侵犯深度和转移灶数量直接影响预后,局部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约15%,远处转移者降至5%。PET-CT和骨扫描可精准评估转移范围。
以全身化疗为主,常用方案包括GC吉西他滨+顺铂、MVAC甲氨蝶呤+长春碱+阿霉素+顺铂。免疫治疗如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阿维鲁单抗适用于PD-L1阳性患者。转移灶局部放疗可缓解骨痛等症状。
晚期常见输尿管梗阻导致肾积水,需放置输尿管支架或肾造瘘。反复血尿可采用膀胱灌注止血药物或栓塞治疗。感染风险升高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
患者体能状态ECOG评分显著影响预后,评分0-1分者生存期优于2-3分者。基因检测发现FGFR3突变者可接受厄达替尼靶向治疗。合并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会降低治疗耐受性。
营养支持推荐高蛋白饮食配合口服营养补充剂。疼痛管理遵循WHO三阶梯原则,从非甾体抗炎药过渡到吗啡类制剂。心理干预可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建议参与癌友互助团体。
建议每日摄入1.2-1.5g/kg优质蛋白质,优先选择鱼肉、鸡蛋、乳清蛋白粉。适度进行八段锦、呼吸操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20分钟。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化疗间隔期可配合针灸缓解副作用。出现新发骨痛、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复查CT/MRI。姑息治疗团队可提供症状控制、临终关怀等全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