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传染性软疣可能由直接接触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共用物品传播、环境湿热等因素引起。
传染性软疣病毒MCV通过皮肤直接接触传播,如与感染者皮肤摩擦或性接触。儿童常见于玩耍时肢体接触,成人多与性行为相关。病毒侵入表皮细胞后复制增殖,形成特征性蜡样丘疹。
皮肤存在微小破损时更易感染,如湿疹抓伤、剃须刮伤或外伤。病毒通过破损处侵入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刺激局部增生形成脐凹状疣体。保持皮肤完整性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术后或化疗患者发病率显著增高。T细胞功能抑制导致病毒清除能力下降,疣体数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免疫重建后部分患者可自愈。
病毒可通过污染衣物、毛巾或泳池设施间接传播。MCV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数小时,儿童集体生活场景易发生交叉感染。煮沸消毒或紫外线照射可灭活病毒。
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温暖潮湿环境利于病毒存活。夏季游泳或健身房锻炼时皮肤浸渍,表皮通透性增加促进感染。保持皮肤干燥有助于预防。
日常需避免搔抓疣体防止自体接种,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增加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果摄入,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皮损广泛或持续6个月未愈需皮肤科就诊,可采用冷冻、刮除或咪喹莫特乳膏等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