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脉络丛囊肿在孕妇中的发生率约为1%-2%,属于胎儿超声检查中的常见现象,多数为良性且可自行消退。
脉络丛囊肿在妊娠中期超声筛查中的检出率为1%-3%,其中单侧囊肿占70%,双侧占30%。该现象与孕妇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常见于18-24周胎儿,孕晚期多数自然吸收。
胎儿脉络丛分泌脑脊液过程中,部分液体潴留形成囊肿。可能与脉络膜绒毛发育过程中的暂时性阻塞有关,属于神经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变异,极少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单纯性脉络丛囊肿不伴其他超声软指标时,染色体异常风险低于1%。若囊肿直径>10mm、持续至孕28周后或合并其他异常,需进行无创DNA或羊水穿刺排除18三体综合征。
发现囊肿后建议每4周复查超声,观察大小变化及是否合并侧脑室增宽。85%的病例在孕26-28周自行消退,持续存在的囊肿需联合胎儿心脏超声及详细结构筛查。
孤立性脉络丛囊肿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与正常儿童无差异。产后随访显示,消退的囊肿不影响脑脊液循环,无需特殊干预,仅建议常规儿童保健随访。
孕妇发现胎儿脉络丛囊肿应保持规律产检,每日保证400μg叶酸摄入,适当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DHA。避免剧烈运动但需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睡眠时优先选择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复查是关键监测手段,发现囊肿增大或伴发异常表现时需及时转诊至胎儿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