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怀孕时有囊肿可通过定期监测、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囊肿可能由黄体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卵巢畸胎瘤、炎症反应或恶性肿瘤等因素引起。
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多随妊娠进展自然消退,需每4-6周超声复查。监测囊肿大小变化及血流信号,直径<5cm且无实性成分者可暂不干预。突发腹痛或囊肿增长过快需及时复诊。
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受压动作,选择侧卧睡姿减轻扭转风险。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控制体重增速在每周0.5kg内。补充维生素E和Omega-3可能有助于缓解炎症性囊肿。
孕激素依赖性囊肿可短期使用黄体酮胶囊,感染性囊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肟等B类抗生素。疼痛明显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缓解,禁用非甾体抗炎药。药物治疗需严格评估胎儿安全性。
适用于快速增大的单纯性囊肿,超声引导下抽吸囊液降低破裂风险。术后需注射黄体酮维持妊娠,穿刺液应送病理检查。该方法对直径8-10cm的张力性囊肿有效率可达70%。
疑似恶性或发生扭转破裂时需行腹腔镜手术,孕中期14-20周为相对安全期。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术中需持续胎心监护。术后需加强宫缩抑制和抗感染治疗。
妊娠合并囊肿患者每日应保证30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豆制品等低脂食材。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出现阴道流血、持续腹痛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哺乳期仍需每3个月复查超声直至囊肿完全消失,产后6周可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测排除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