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高吗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位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与遗传因素、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生育模式、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

约5%-10%的乳腺癌患者存在BRCA1/2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性。这类人群发病风险显著增高,可能伴随卵巢癌等家族病史。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乳腺超声、钼靶或MRI筛查。

2、激素水平:

长期雌激素暴露增加发病风险,可能与初潮早、绝经晚、未生育或晚育等因素有关。表现为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性增高,可通过调节生育计划、避免长期激素替代治疗降低风险。

3、生活方式:

肥胖、高脂饮食、饮酒等可促进雌激素合成,缺乏运动导致代谢异常。这类因素约占发病风险的30%,通过控制体重、增加蔬果摄入、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可改善。

4、生育模式:

哺乳时间短于6个月、首次生育年龄超过35岁等因素使乳腺上皮细胞修复机会减少。母乳喂养12个月以上可使风险降低4.3%,建议适龄生育并延长哺乳期。

5、环境暴露:

电离辐射、有机溶剂等环境污染物可能诱发DNA损伤。长期接触放射线的工作者需加强防护,普通人群应避免过量CT等医疗辐射暴露。

日常需保持BMI<24、每周食用十字花科蔬菜3次以上、坚持快走或游泳等运动。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乳腺临床检查,高风险人群可联合肿瘤标志物CA153检测。出现无痛肿块、乳头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时应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