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存期与病情控制、并发症管理密切相关,通过规范治疗和日常护理可显著改善预后。糖尿病足溃疡的预后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感染控制、血糖管理、血管状态等因素。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是影响生存的关键因素。未控制的足部感染可能导致败血症或全身炎症反应,需及时进行创面清创和抗生素治疗。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曲松、克林霉素、莫西沙星等。严重感染需住院静脉用药,合并骨髓炎时可能需要截趾手术。
持续高血糖会延缓伤口愈合并加重血管病变。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或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降糖方案。动态血糖监测可减少血糖波动,降低感染复发风险。
下肢动脉闭塞会显著影响溃疡愈合。通过踝肱指数检测和血管造影评估血供,必要时行血管成形术或旁路移植术改善循环。合并静息痛或坏疽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能降至50%,早期血运重建可提高保肢率。
低蛋白血症会延迟组织修复。每日蛋白质摄入需达1.2-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等优质蛋白。补充维生素C、锌等微量元素,必要时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如整蛋白型肠内营养粉。
每日检查足部有无新发破损,使用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减压鞋垫。避免赤脚行走,洗脚水温控制在37℃以下。定期进行糖尿病足筛查,包括10g尼龙丝试验和震动觉检查。
糖尿病足患者需建立多学科管理模式,结合内分泌科、血管外科和创面治疗团队协作。坚持低GI饮食如燕麦、藜麦等主食,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严格戒烟限酒,每3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和血脂。通过综合干预,多数规范治疗的患者可获得与普通糖尿病患者相近的生存期,但合并严重感染或心血管并发症者预后较差,需密切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