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种。
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治疗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预防酮症酸中毒。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与胰岛素抵抗和相对分泌不足有关。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常伴随肥胖、高血压等代谢异常。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后期需联合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并发症。
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多在妊娠24-28周通过糖耐量试验确诊。多数患者产后血糖可恢复正常,但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治疗以饮食控制和运动为主,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未控制可能造成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结局。
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单基因糖尿病如MODY、胰腺疾病相关糖尿病、药物或化学物质诱导的糖尿病等。MODY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青年起病且症状较轻。胰腺炎或胰腺切除术后患者可能出现胰源性糖尿病,需根据病因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可分为控制良好型与控制不良型;按并发症可分为无并发症型与合并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型。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属于糖尿病高危状态,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延缓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个性化饮食方案,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每年进行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等并发症筛查。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所有类型糖尿病均需注意足部护理和口腔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