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新生儿脑膜炎可能由B族链球菌感染、大肠杆菌感染、李斯特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宫内感染等原因引起。
母婴垂直传播是主要途径,产妇产道携带该菌可能导致新生儿分娩时感染。临床表现为发热、喂养困难、前囟隆起等。需通过静脉注射青霉素G或氨苄西林进行治疗,重症需联合头孢曲松。
早产儿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时,该菌易突破血脑屏障。往往伴随败血症,出现黄疸加重、抽搐等症状。治疗方案包括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或根据药敏选用三代头孢菌素。
孕妇食用被污染乳制品后经胎盘传播。患儿多合并呼吸窘迫和皮疹,脑脊液检查可见单核细胞增多。治疗首选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疗程需持续3周以上。
经产道接触感染或孕期病毒上行感染,可导致出血坏死性脑炎。皮肤疱疹、角弓反张是其典型特征。需静脉注射阿昔洛韦至少21天,并监测肝肾功能。
TORCH病原体弓形虫、风疹病毒等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常合并小头畸形、颅内钙化灶等后遗症。除抗感染治疗外,需进行神经发育评估及早期干预康复。
预防需加强产前B族链球菌筛查,孕期避免生冷食物。母乳喂养可提升婴儿免疫力,注意保持皮肤脐部清洁。出现体温不稳定、吸吮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出生后3个月内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定期监测头围及神经反射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