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病人的发病特点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膜炎病人的发病特点包括发热、头痛、颈部僵硬、意识障碍、皮疹等典型表现,不同病原体感染可能呈现特异性症状。

1、发热头痛: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多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随剧烈持续性头痛。病毒性脑膜炎发热程度较轻,头痛呈搏动性。结核性脑膜炎多为午后低热,头痛逐渐加重。发热可能与病原体毒素刺激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头痛源于脑膜血管扩张及颅内压升高。

2、脑膜刺激征:

颈部强直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被动屈颈时阻力明显增加。克尼格征阳性表现为仰卧位屈髋90°时伸膝受限,布鲁津斯基征阳性可见屈颈时下肢不自主屈曲。这些体征与脑脊膜神经根受炎症刺激相关,化脓性脑膜炎患者症状更显著。

3、意识改变:

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谵妄或昏迷,尤其常见于肺炎链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后期出现意识模糊。隐球菌性脑膜炎可能仅表现为淡漠和记忆力减退。意识障碍与脑水肿、颅内高压或脑实质受累有关。

4、皮肤表现:

脑膜炎球菌感染可能出现瘀点瘀斑,初为针尖大小后融合成片,压之不褪色。单纯疱疹病毒性脑膜炎可伴口唇疱疹。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引发脓疱疹。皮肤改变与病原体引发的微血管栓塞或毒素损伤相关。

5、特殊症状:

婴幼儿表现为前囟膨隆、拒食和异常哭闹。老年人可能仅出现轻微头痛伴认知功能下降。免疫缺陷患者症状不典型,如隐球菌脑膜炎仅表现为慢性头痛。不同人群临床表现差异与免疫应答强度及血脑屏障功能有关。

脑膜炎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光。饮食宜选择高蛋白流质如牛奶、豆浆,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恢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密切监测体温、瞳孔和意识状态,出现抽搐或呼吸异常需立即就医。疫苗接种是预防细菌性脑膜炎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