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甲沟炎可通过外用抗生素药膏、口服抗生素、局部消毒、引流排脓、拔甲手术等方式治疗。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指甲修剪不当、外伤刺激、鞋子挤压、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抗生素能直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每日清洁患处后薄涂药膏,配合纱布包扎避免摩擦。化脓性甲沟炎需先排脓再用药。
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等口服抗生素适用于伴发热或扩散感染。需连续用药5-7天,可能与胃肠道不适、过敏等不良反应有关,表现为恶心、皮疹等症状。
使用碘伏、聚维酮碘溶液或生理盐水每日浸泡患指10分钟,可减轻红肿疼痛。嵌甲者需用消毒镊子垫入酒精棉片分离甲缘,避免指甲持续压迫甲襞。
脓肿形成需由医生在局麻下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后填入凡士林纱条。术后每日更换敷料,2周内避免患指沾水,可能与操作损伤、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渗液增多、剧烈疼痛等症状。
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需部分或全部拔除病甲,配合甲床烧灼术防止复发。术后需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2-3个月新甲可再生。甲板拔除术、甲母质切除术为常用术式。
日常需穿宽松透气的鞋子,修剪指甲时保留1-2毫米甲缘,避免剪成弧形。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游泳后及时擦干趾缝。急性期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恢复期可进行抓毛巾训练增强甲周肌肉力量。若出现搏动性疼痛、发热或淋巴管炎红线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