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怎么办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可通过休息调整、营养支持、护肝治疗、抗病毒治疗、终止妊娠等方式干预,通常由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期免疫力下降、肝功能负担加重、病毒垂直传播风险、合并其他并发症等因素引起。

1、休息调整:

避免劳累是基础管理措施,每日保证10小时卧床休息,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急性期需完全停止工作,减少体力消耗以降低肝脏代谢负担。家属需协助完成日常活动,避免孕妇提重物或长时间站立。

2、营养支持:

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适量优质蛋白、低脂饮食,每日分5-6餐进食。推荐燕麦粥、蒸蛋羹、低脂酸奶等易消化食物,维生素补充以猕猴桃、西兰花为主。出现严重呕吐时需静脉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

3、护肝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钾镁等护肝药物。这些药物可促进肝细胞膜修复,改善胆汁淤积症状。用药期间需每周监测ALT、AST指标变化。

4、抗病毒治疗:

针对乙肝病毒感染者,妊娠28周后建议使用替诺福韦酯或替比夫定进行病毒阻断。治疗需持续至产后1-3个月,配合新生儿联合免疫预防。戊型肝炎以对症治疗为主,禁用肾毒性抗病毒药物。

5、终止妊娠:

出现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或急性肝衰竭时需紧急终止妊娠。孕晚期选择剖宫产手术,孕早中期行引产术。术前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功能,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支持治疗。

患者每日需监测尿量、血压及胎动情况,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康复期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产后42天复查肝功能与病毒载量。哺乳期乙肝病毒DNA阳性者需停止母乳喂养,所有接触物品应专用消毒。建议家庭成员接种肝炎疫苗,分娩后新生儿12小时内完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疫苗联合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