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一定要剖腹产吗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并非必须剖腹产,分娩方式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孕周及母婴状况综合评估。阴道分娩、剖宫产指征评估、血压控制、胎儿监护、多学科协作是主要决策依据。

1、阴道分娩:

轻度子痫前期或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若宫颈条件良好且无其他并发症,可尝试阴道分娩。产程中需持续监测血压、尿蛋白及胎心变化,必要时使用拉贝洛尔或硝苯地平控制血压。硬膜外麻醉可减轻疼痛对血压的影响。

2、剖宫产指征:

重度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或胎盘早剥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剖宫产。慢性高血压合并器官损害、胎儿生长受限或胎心异常时,择期手术更安全。手术可能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需加强硫酸镁预防子痫。

3、血压控制:

分娩前应将血压稳定在<150/100mmHg,常用甲基多巴、肼苯哒嗪等药物。急性高血压发作时可静脉输注乌拉地尔,避免使用ACEI类致畸药物。动态监测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

4、胎儿监护:

产前需通过NST、BPP及脐血流评估胎儿状况。阴道分娩时建议持续胎心监护,发现晚期减速或变异减速需紧急处理。早产儿需提前联系新生儿科团队待命。

5、多学科协作:

高危病例需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联合管理。术后转入ICU监测48小时,警惕产后子痫。母乳喂养期间可选用普萘洛尔等哺乳期安全药物。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保持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g,补充钙剂可能预防病情进展。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仰卧位。居家监测血压时选择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日早晚各测一次并记录。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或上腹痛需立即就医。产后6周进行心血管风险评估,未来妊娠前需接受孕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