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黄褐斑可通过调整作息、饮食干预、情绪管理、药物治疗、医美手段等方式改善,通常与激素紊乱、紫外线暴露、遗传因素、慢性炎症、肝脏代谢异常等原因有关。
长期熬夜会扰乱褪黑素和皮质醇分泌节律,导致黑色素沉积加重。建议22点前入睡并保证7小时睡眠,午间可小憩20分钟。避免夜间蓝光照射,睡前1小时禁用电子设备。
增加富含谷胱甘肽的前体食物如西兰花、菠菜、牛油果,每日摄入维生素C含量高的刺梨、猕猴桃。限制高GI食物和乳制品,减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黑色素细胞的刺激。
慢性压力促使肾上腺分泌过量皮质醇,通过HPA轴影响雌激素代谢。每日进行正念呼吸练习,每周3次瑜伽或八段锦运动,血清素水平提升后可减少酪氨酸酶活性。
黄褐斑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等症状。医生可能开具螺内酯、优思明等调节雄激素药物,或左甲状腺素钠纠正甲减。
顽固性黄褐斑可考虑低浓度氢醌乳膏局部使用,联合Q开关激光选择性光热作用。光电治疗需避开夏季紫外线高峰期,术后严格防晒并使用医用修复敷料。
日常需采取硬防晒措施,选择UPF50+防晒帽配合物理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测,肝功能异常者需排查乙肝病毒感染。运动方面推荐游泳等非暴晒项目,每周累计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烹饪多用蒸煮方式,减少高温油炸产生的糖化终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