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几天能下床走动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剖腹产后下床走动时间需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通常建议术后6-12小时开始尝试活动。早期活动可预防血栓形成、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但需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1、术后6小时:

麻醉消退后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屈伸脚踝促进血液循环。家人协助翻身变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伤口。此时不宜强行坐起或站立,以被动活动为主。

2、术后12小时:

在医护人员扶持下尝试床边坐立,观察有无头晕、冷汗等体位性低血压表现。首次下床需使用腹带固定伤口,起身时保持轴线翻身动作,避免腹部肌肉用力。

3、术后24小时:

可扶助行器缓慢行走3-5分钟,行走时保持背部直立。每天增加2-3次短距离活动,每次不超过10分钟。活动后出现伤口牵拉痛属于正常现象,但持续刺痛需及时告知

4、术后3天:

逐步延长行走时间至15分钟/次,每日4-6次。可自主完成如厕等基本活动,但仍需避免提重物、突然弯腰等动作。此时肠道功能基本恢复,可过渡到普通饮食。

5、术后1周:

多数产妇可完成日常轻度活动,但需控制单次行走时间不超过30分钟。伤口愈合良好者可开始凯格尔运动,循序渐进增加盆底肌训练强度。出现发热、伤口渗液等异常需暂停活动。

饮食建议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促进组织修复,搭配菠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帮助伤口愈合。活动前后进行5分钟腿部伸展运动预防静脉淤血,夜间休息时抬高下肢20度。术后2周进行伤口评估后可逐步恢复温和运动,但6周内禁止剧烈运动或负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