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恶性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等方式控制病情。乳腺癌恶性通常与激素水平异常、基因突变、肥胖、长期饮酒、电离辐射暴露等因素有关。
早期乳腺癌恶性患者适合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晚期可考虑改良根治术。手术方式根据肿瘤分期选择,保乳手术需联合放疗,全乳切除后可进行乳房重建。手术能有效去除病灶,但需配合后续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适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晚期姑息治疗,常用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放疗可杀灭残留癌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皮肤反应、乏力等副作用,通常2-3周后缓解。
常用化疗药物包括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等,根据分子分型制定方案。化疗可消灭全身潜在转移灶,新辅助化疗还能缩小肿瘤体积。化疗周期通常为4-8个疗程,需监测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分子靶点,副作用较化疗轻。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定适用人群。
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接受5-10年内分泌治疗,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阿那曲唑等。内分泌治疗通过阻断雌激素作用抑制肿瘤生长,需定期监测骨密度和血脂变化。
乳腺癌恶性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脂肪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定期复查监测复发迹象,术后5年内每3-6个月随访一次。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可参加患者互助小组。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出现骨痛、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