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脊索瘤多数情况下属于良性肿瘤,但具有局部侵袭性,可能复发或恶变。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期脊索残余组织,好发于骶尾部及颅底。病理学上通常归类为低度恶性肿瘤或交界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生长缓慢但易侵犯周围骨质和神经结构,术后复发率可达30%-50%。组织学分级是判断预后的关键因素,典型脊索瘤细胞呈空泡状排列,若出现细胞异型性增高或核分裂象增多,提示恶性转化倾向。
鉴别需结合影像学特征与病理检查。MRI显示肿瘤边界不清伴骨质破坏时需警惕恶性倾向。治疗以手术完全切除为主,对于颅底等难以彻底切除的部位,需联合质子放疗控制进展。未完全切除或复发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增强MRI监测变化。出现远处转移(如肺、骨)即确诊恶性脊索瘤,需采用靶向治疗或化疗。
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病理性骨折,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维持骨骼健康。术后患者应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骶尾部肿瘤切除后需练习盆底肌锻炼。定期随访中若发现新发疼痛或功能障碍,需及时复查排除复发。心理支持对改善患者长期生存质量尤为重要,可参加肿瘤患者互助团体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