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脑血管瘤破裂后的生存时间与出血量、救治时机及并发症控制密切相关。及时手术干预配合重症监护可显著提高生存率,部分患者经规范治疗可获得长期生存。
出血量是首要决定因素,30毫升以上的出血会直接压迫脑干生命中枢;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手术清除血肿的患者,死亡率可降低40%;年龄超过70岁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预后较差。动脉瘤二次破裂的死亡率高达80%,需通过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预防再出血。
24小时生存率约60%,主要死因为脑疝;1周生存率约45%,多死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1年生存率约30%,存活者中60%存在偏瘫等后遗症。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10年生存率可达85%,但已破裂者10年生存率不足50%。
急诊行DSA检查明确出血点,优先选择创伤小的弹簧圈栓塞术;开颅手术适用于血肿直径超过3厘米的病例。术后需持续使用尼莫地平预防脑血管痉挛,通过腰大池引流降低颅内压。康复期采用巴氯芬缓解肌张力障碍,配合高压氧促进神经修复。
日常需维持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避免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饮食选择高纤维的燕麦、芹菜预防便秘,补充深海鱼类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保护血管内皮。康复训练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平衡练习,每周3次30分钟的快走可改善脑血流灌注。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抑郁症状出现时应及时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