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胃食道反流确实可能引起咳嗽。胃酸反流至食道时可能刺激咽喉部,引发反射性咳嗽,这种情况被称为胃食道反流性咳嗽。
胃食道反流性咳嗽通常表现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白色黏液,夜间或平躺时症状可能加重。咳嗽与进食时间相关,常见于餐后1-2小时。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出现烧心、反酸等典型反流症状,但约半数患者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
胃酸反流刺激食道下段迷走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引发咳嗽;胃酸直接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微量胃酸误吸入气管,引起气道高反应性。这三种机制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形成慢性咳嗽。
需结合24小时食道pH监测、喉镜检查及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典型特征包括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无吸烟史、胸部影像学正常、排除其他慢性咳嗽病因。食道黏膜损伤程度与咳嗽严重度不一定相关。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抬高床头15-20厘米、避免睡前进食、减少高脂饮食。药物治疗可选用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或促胃肠动力药。顽固性病例可能需要腹腔镜胃底折叠术。咳嗽症状通常在规范治疗2-4周后缓解。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饱饮食和辛辣刺激食物。建议选择低脂高蛋白饮食,如清蒸鱼、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餐后适当散步促进胃排空,避免立即平卧。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若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胃镜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保持情绪稳定也有助于减少反流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