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化妆品确实可能引起痤疮。部分产品中的油脂、香料或防腐剂可能堵塞毛孔,诱发或加重痤疮,医学上称为“化妆品性痤疮”。
常见致痘成分包括羊毛脂、矿物油、可可脂等封闭性油脂,以及部分合成酯类(如异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这些成分可能干扰皮脂正常排出,导致毛囊角化异常。含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底妆产品虽能营造丝滑质感,但长期使用可能加重毛孔负担。部分防水型化妆品需使用强效卸妆产品,过度清洁反而破坏皮肤屏障。
粉底液、BB霜等遮盖类产品致痘风险较高,其厚重质地易在毛囊口形成封闭膜。油性皮肤使用含酒精的控油化妆品可能暂时抑制油脂分泌,但酒精挥发后可能刺激皮脂腺代偿性分泌更多油脂。彩妆工具清洁不及时会滋生痤疮丙酸杆菌,重复使用污染刷具可能引发机械性痤疮。
青春期女性因激素波动更易出现化妆品相关痤疮。月经周期前一周黄体期皮脂分泌旺盛,此时应减少彩妆使用频率。痤疮患者选择化妆品需关注“非致痘性”标识,优先选用水基配方产品。术后恢复期皮肤屏障脆弱,含神经酰胺的医学护肤品比普通化妆品更适合修复期使用。
建议选择标有“非致痘性”或“无油配方”的水性化妆品,使用后注意彻底清洁。油性皮肤可选用含锌或水杨酸的控油产品,干性皮肤避免含酒精的收敛型化妆品。每周至少清洁化妆工具两次,粉扑等直接接触面部物品建议每日更换。出现持续痤疮问题时应停用可疑化妆品,并咨询皮肤科医生进行专业诊断。日常配合低GI饮食和规律作息,减少高糖乳制品摄入,有助于改善皮肤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