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预防宫颈癌的疫苗最佳接种年龄为9-14岁。该年龄段免疫应答效果最佳,且未发生性行为前接种可最大限度预防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9-14岁未发生性行为的女孩作为首要接种对象。此阶段接种两剂即可产生持久免疫保护,抗体水平较成年后接种更高。疫苗对未暴露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女性保护效力可达90%以上。我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推荐13-15岁为重点接种窗口期。
26岁前接种仍能获得显著保护效果,但需完成三剂接种程序。该年龄段若已有性行为,疫苗对未感染过的亚型仍有预防作用。研究显示25岁以下女性接种后,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降低50%-70%。接种前无需常规进行病毒筛查。
27-45岁女性经医患共同决策后也可接种,但保护效益随年龄增长递减。免疫功能低下者需按三剂程序接种。妊娠期应推迟接种,哺乳期女性可安全接种。已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或宫颈病变患者,接种仍可预防其他亚型感染。
除疫苗接种外,21岁起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30岁以上建议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风险。日常需摄入富含维生素A、C、E的深色蔬菜水果,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