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风湿性心脏病本身不具有遗传性,但风湿热的易感性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
风湿性心脏病是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的心脏瓣膜损害,其发病机制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相关。虽然该病不会直接遗传,但个体对链球菌感染的免疫应答强度存在遗传差异。家族中有风湿热病史者,后代可能因遗传获得相似的免疫应答模式,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特定基因型与风湿热易感性相关,这类基因可能通过家族遗传。但环境因素如居住条件拥挤、医疗资源匮乏等,才是链球菌感染传播的关键诱因。预防重点应放在改善生活环境、及时治疗链球菌性咽炎等措施上。
风湿热初期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炎、环形红斑等症状,反复发作可导致心脏瓣膜增厚粘连。早期使用青霉素清除链球菌感染能有效阻断病情进展。已形成心脏瓣膜病变者,需根据病情选择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功能。
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咽喉拭子检查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儿童群体需特别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反复呼吸道感染。日常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游泳等增强抵抗力,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限制高盐食物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出现活动后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