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肺气囊通常不会直接转变为肺癌。肺气囊是肺部薄壁气囊结构,多为先天性或后天性肺损伤所致,与肺癌的发病机制无直接关联。
肺气囊属于良性病变,主要分为先天性肺气囊和获得性肺气囊两类。先天性肺气囊多见于婴幼儿,由肺发育异常导致;获得性肺气囊常见于肺气肿、肺结核等慢性肺病患者,因肺泡壁破坏形成。这两种类型均表现为局部肺组织过度充气,但细胞形态正常,不具备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特性。
肺癌的发生需经历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复杂过程,涉及基因突变累积、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等机制。典型肺癌早期表现为实性结节或磨玻璃影,与肺气囊的囊性结构在影像学上有明显差异。临床数据显示,肺气囊患者罹患肺癌的风险与普通人群无统计学差异。
肺气囊患者需定期随访胸部CT,监测气囊大小变化。若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胸痛等预警症状,或影像学发现气囊壁增厚、实性成分等异常征象,需警惕合并肺癌可能。日常应严格戒烟、避免呼吸道感染,慢性肺病患者需规范治疗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