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胸外科
永久性房颤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有效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该疾病属于慢性心律失常,需长期综合管理以维持心脏功能。
永久性房颤指持续超过一年且难以转复为正常心律的心房颤动。治疗重点在于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和改善心功能。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凝治疗可选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对于部分患者,导管消融术或左心耳封堵术可能改善症状。
早期发现者通过节律控制可能获得更好预后,但多数永久性房颤患者需转为心率控制策略。伴随结构性心脏病者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约60%。合并心力衰竭、高血压或糖尿病时需加强原发病管理,定期监测INR值确保抗凝效果。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监测脉搏节律异常,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随身携带抗凝用药警示卡,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
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3-6个月评估心功能状态。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维持BMI在18.5-24之间。饮食宜选用深海鱼、燕麦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品。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改善自主神经调节,但应避免高温瑜伽等可能诱发脱水的情况。出现持续心悸、呼吸困难或晕厥前兆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