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尚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并延长生存期。该病属于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现代医学主要采用靶向药物、免疫调节剂和化疗等手段实现长期带瘤生存。
根据国际分期标准,多发性骨髓瘤分为Ⅰ-Ⅲ期。Ⅰ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通过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免疫调节药物(如来那度胺)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部分患者可实现深度缓解。Ⅱ-Ⅲ期患者需采取持续治疗策略,重点控制骨质破坏、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所有分期患者均需定期监测M蛋白水平,治疗目标为达到完全缓解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
初治患者推荐诱导治疗+巩固治疗+维持治疗的三阶段模式。诱导阶段常用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对适合移植者采集自体干细胞。巩固阶段采用大剂量马法兰预处理后进行移植。维持阶段持续使用来那度胺等药物延缓复发。针对复发难治患者,可选用CD38单抗(如达雷妥尤单抗)或核输出蛋白抑制剂等新型疗法。
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预防骨质流失,每日补充钙剂(1000-1200mg)和维生素D(800IU),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病理性骨折。饮食宜高蛋白低脂,适量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出现骨痛时及时评估是否需要局部放疗,定期进行血常规、肾功能和影像学复查。心理支持方面建议参加患者互助团体,通过正念减压等方式改善情绪状态。注意预防感染,接种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出现发热立即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