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多高才是糖尿病

李爱国 主任医师

李爱国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异常主要与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受损、遗传因素、肥胖及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1、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需结合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量的数值,≥7.0mmol/L为异常;随机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mmol/L同样符合诊断标准。妊娠期糖尿病采用更严格的空腹≥5.1mmol/L或餐后1小时≥10.0mmol/L标准。

2、胰岛素抵抗:

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葡萄糖摄取利用率降低。这种情况可能与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相关,表现为腰围增大、黑棘皮症等症状。改善需通过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结合,提升胰岛素受体活性。

3、β细胞功能障碍:

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衰退,常见于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保护残余β细胞功能需避免高糖饮食刺激,必要时采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4、遗传易感性:

具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风险增加3-5倍,尤其HLA基因特定分型与1型糖尿病强相关。这类人群需从青少年期开始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建议每半年进行糖尿病抗体筛查。

5、肥胖因素:

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腰臀比>0.9男性或>0.85女性时风险显著增加。减重5%-7%即可改善血糖代谢,推荐每日减少500千卡热量摄入配合每周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血糖处于临界值空腹6.1-6.9mmol/L或餐后7.8-11.0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每日主食中杂粮占比不低于1/3,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每周进行5次30分钟快走或游泳,避免连续静坐超过90分钟。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每3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