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及代表药

杨小凡 主任医师

杨小凡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分为四大类,包括钠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代表药物有普罗帕酮、美托洛尔、胺碘酮和维拉帕米等。

1、钠通道阻滞剂:

钠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钠离子内流,减慢传导速度,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代表药物包括普罗帕酮、奎尼丁和利多卡因。普罗帕酮适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奎尼丁可用于房颤复律,利多卡因常用于急性室性心律失常。使用这类药物需监测心电图,防止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

2、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适用于交感神经兴奋相关的心律失常。代表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和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对窦性心动过速效果显著,普萘洛尔可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发的心律失常。用药期间需注意心率过缓和支气管痉挛风险。

3、钾通道阻滞剂:

钾通道阻滞剂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主要用于治疗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代表药物为胺碘酮、索他洛尔和多非利特。胺碘酮对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纤维化。这类药物需在严密监测下使用。

4、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减慢房室结传导,主要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代表药物包括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维拉帕米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效果良好,地尔硫卓可用于控制房颤心室率。禁用于严重心衰和低血压患者,可能引起便秘和下肢水肿。

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和电解质。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色绿叶蔬菜。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活动,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及时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