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彬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直肠癌的症状随病情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一至四期症状按严重程度递增排列。
早期直肠癌常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便表面偶见血丝或黏液。部分患者出现里急后重感,但无显著疼痛。此时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未侵犯肌层,可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微小病灶。
肿瘤突破黏膜下层后可能出现持续便血,血液多呈暗红色并与粪便混合。腹痛呈间歇性钝痛,排便后缓解。约30%患者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头晕,肠腔狭窄可导致粪便变细或呈铅笔状。
淋巴转移阶段典型表现为体重骤减、持续腹部绞痛及排便困难。肿瘤侵犯周围神经时引发骶尾部放射痛,夜间加重。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肠梗阻症状如腹胀、呕吐逐渐显现。
远处转移期除严重肠梗阻外,根据转移部位出现肝区疼痛、骨痛、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恶病质状态下皮肤黏膜苍白、下肢水肿明显,肿瘤溃破可能导致致命性大出血或脓毒血症。
直肠癌患者需保持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如鱼肉糜、蒸蛋等补充营养消耗;术后恢复期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便功能;日常监测体重变化及排便性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建议每三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检查,晚期患者可通过镇痛药物联合心理疏导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