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银屑病与艾滋病初期无直接关联,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疾病。两者病因、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均不同。
银屑病主要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及环境诱因相关,典型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艾滋病初期症状为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病毒感染反应,与银屑病的皮肤病理改变无交叉性。
银屑病病理核心是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和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艾滋病则因HIV病毒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进行性衰竭,两者发病机制截然不同。
银屑病依据典型皮损和皮肤活检确诊;艾滋病需通过HIV抗体检测、病毒载量测定等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不存在通过银屑病皮损判断艾滋病感染的可能性。
银屑病治疗以局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和光疗为主;艾滋病需长期抗病毒治疗,两者治疗方案无重合性。
银屑病呈慢性复发性病程但不影响寿命;艾滋病未经治疗会进展至免疫缺陷阶段并发机会性感染,两者预后差异显著。
银屑病患者需注意皮肤保湿护理,避免搔抓刺激,均衡饮食并控制体重。艾滋病预防应坚持安全性行为、避免血液暴露。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持续淋巴结肿大等艾滋病风险暴露后症状,需及时进行HIV检测。皮肤疾病与传染病的鉴别诊断必须通过专业医疗检查完成,不可自行臆断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