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脊柱转移性肿瘤

王超 主任医师

王超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感染内科

脊柱结核和脊柱转移性肿瘤是两种常见的脊柱病变,前者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后者多为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脊柱结核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和脊柱畸形,脊柱转移性肿瘤则以持续性疼痛、神经压迫症状和病理性骨折为特征。

1、病因差异:

脊柱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至脊柱,多继发于肺结核。脊柱转移性肿瘤常见原发灶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脊柱。

2、症状特点:

脊柱结核早期表现为局部钝痛和肌肉痉挛,逐渐发展为脊柱后凸畸形。脊柱转移性肿瘤疼痛呈持续性且夜间加重,常伴随神经根受压导致的放射性疼痛和肢体无力。

3、影像学表现:

脊柱结核X线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破坏和椎旁脓肿形成。脊柱转移性肿瘤CT显示溶骨性或成骨性改变,MRI可清晰显示肿瘤范围和脊髓受压情况。

4、治疗方法:

脊柱结核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脊柱转移性肿瘤治疗需结合原发肿瘤性质,可采用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

5、手术指征:

脊柱结核出现严重畸形、神经压迫或脓肿形成时需手术干预。脊柱转移性肿瘤在脊柱不稳定、神经功能受损或顽固性疼痛时考虑手术治疗。

脊柱病变患者需注意营养支持,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度进行脊柱保护性锻炼,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或神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戒烟限酒有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