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是治疗严重脑出血的有效手段,手术方式主要有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高血压脑出血通常由长期血压控制不佳、脑血管病变、凝血功能障碍、情绪剧烈波动、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
通过开颅直接清除脑内血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受压情况。手术需在出血后6-24小时内进行,适用于血肿量大于30毫升或出现脑疝征兆的患者。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再出血和感染。
通过移除部分颅骨降低颅内压,为脑组织肿胀提供缓冲空间。适用于广泛脑水肿或颅内压持续升高的危重患者。术后需进行颅骨修补,通常选择钛网等材料进行颅骨成形。
持续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壁损伤,形成微动脉瘤,在血压骤升时易破裂出血。患者需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美托洛尔等,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
脑动脉硬化、淀粉样血管病等病变会削弱血管壁强度。这类患者可能伴有头痛、视物模糊等先兆症状,需通过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血管介入治疗。
抗凝药物使用过量或凝血因子缺乏会加重出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表现,需及时检测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术后康复期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钾的香蕉、菠菜等食物。循序渐进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从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可能引起颅内压升高的行为。定期复查头部CT和血压监测,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高空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