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脑动脉瘤的诊断通常需要脑血管造影、头颅CT血管成像、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腰椎穿刺等检查。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动脉瘤的金标准,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成像技术显示脑血管的形态。该检查能清晰呈现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同时可评估周围血管状况。检查需在介入导管室进行,属于有创操作,可能存在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等风险。
头颅CT血管成像是无创检查手段,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后进行快速CT扫描,利用计算机重建脑血管三维图像。该检查能发现直径大于3毫米的动脉瘤,检查时间短且无需住院,但对碘造影剂过敏者禁用,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选择。
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采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成像,无需注射造影剂即可显示脑血管结构。该检查特别适合筛查未破裂动脉瘤,对碘过敏或肾功能不全患者是理想选择。但检查时间较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忌,对微小动脉瘤的检出率略低于脑血管造影。
经颅多普勒超声通过颞部超声窗探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间接评估脑血管状况。该检查简便无创且可重复进行,主要用于监测动脉瘤破裂后脑血管痉挛情况,但对动脉瘤的直接诊断价值有限,常作为辅助检查手段。
腰椎穿刺通过获取脑脊液检测蛛网膜下腔出血证据。当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脑脊液呈均匀血性且压力增高。该检查对判断出血量及颅内压有重要价值,但属于有创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颅内压显著增高时存在脑疝风险。
确诊脑动脉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饮食宜低盐低脂,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遵医嘱定期复查。未破裂动脉瘤患者需每6-12个月进行影像学随访,破裂出血者康复期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等,但需避免负重和屏气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