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脸颊出现密集痱子样皮疹可能与汗腺堵塞、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或过敏性湿疹有关。处理方式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外用抗炎药物、避免刺激因素、调节皮脂分泌及就医确诊。
高温闷热环境下汗液排泄不畅导致汗腺导管堵塞,形成针尖大小的透明水疱或红色丘疹。婴幼儿及多汗体质者易发,常见于额头、颈部及躯干。建议穿透气棉质衣物,使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避免搔抓继发感染。
化妆品、防晒霜或口罩材质刺激引发的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伴密集丘疹。可能与对羟基苯甲酸酯、香料等成分敏感有关。需立即停用可疑产品,冷敷缓解肿胀,必要时短期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
马拉色菌过度繁殖引发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鼻翼两侧及眉间。典型症状为油腻性鳞屑覆盖的红色丘疹,可能伴随瘙痒。建议使用含酮康唑的洗面奶,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严重时需口服抗真菌药物。
血管神经调节异常导致的慢性皮肤病,初期表现为面中部持续性红斑与灼热感,逐渐出现丘疹脓疱。日晒、辛辣饮食或情绪波动可加重症状。需严格防晒,选择含烟酰胺的修复乳液,中重度患者需激光治疗。
特应性体质者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后,脸颊出现对称性湿疹样改变,伴随剧烈瘙痒和渗出倾向。建议检测过敏原,日常使用无皂基洁面产品,急性期可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日常护理需注意每日温水洁面不超过两次,选择pH值5.5左右的弱酸性护肤品。外出时采取物理防晒措施,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造成局部湿热环境。饮食上减少乳制品、巧克力等高胰岛素指数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Omega-3脂肪酸。若皮疹持续两周未改善、出现化脓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至皮肤科进行真菌镜检或斑贴试验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