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治疗甲状腺癌后有哪些并发症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碘131治疗甲状腺癌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唾液腺损伤、颈部肿胀、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放射性甲状腺炎。这些症状多数可控,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唾液腺损伤:

放射性碘可能影响唾液腺功能,导致口干、味觉改变或唾液分泌减少。约15%-20%患者出现持续性口干,可通过无糖糖果刺激唾液分泌,严重者需人工唾液替代治疗。建议治疗期间增加饮水频率,避免酸性食物刺激。

2、颈部肿胀:

甲状腺残留组织或转移淋巴结吸收辐射后可能引发局部水肿,表现为颈部压迫感或疼痛。通常2周内自行缓解,若伴随呼吸困难需紧急处理。冷敷和头高位睡眠可减轻症状,必要时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3、胃肠道反应:

约3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多在服药后24小时内发生。与胃黏膜直接接触放射性碘有关,建议治疗前2小时空腹,后分次进食清淡食物。严重呕吐可选用昂丹司琼等止吐药物,但需注意与碘代谢的相互作用。

4、骨髓抑制:

大剂量治疗可能导致暂时性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约5%-10%。表现为乏力、感染倾向或出血倾向,通常4-6周恢复。治疗期间需每周监测血常规,避免接触感染源,必要时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5、放射性甲状腺炎:

治疗2-3周后可能出现颈部疼痛、低热等炎症反应,与甲状腺组织坏死释放激素有关。症状类似亚急性甲状腺炎,通常自限性,严重者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监测甲状腺功能以防甲亢危象。

碘131治疗后应保持每天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加速辐射物排泄,治疗后1周内避免与婴幼儿及孕妇密切接触。饮食需低碘但保证充足蛋白质,推荐鸡肉、冬瓜等食材。恢复期每3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及颈部超声,5年内避孕。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腹泻或心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