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的治疗有哪些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乙状结肠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1、手术切除:

手术是乙状结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分期可选择局部切除或根治性切除术。早期肿瘤可行腹腔镜微创手术,中晚期可能需要联合邻近器官切除。手术方式包括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等,术后需进行病理分期以指导后续治疗。

2、化学治疗:

化疗常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的FOLFOX方案,或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的FOLFIRI方案。辅助化疗适用于II期高危和III期患者,新辅助化疗可用于局部晚期病例。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血常规。

3、放射治疗:

放疗主要用于术前新辅助治疗或术后辅助治疗,可缩小肿瘤体积或降低局部复发风险。调强放疗技术能精准靶向肿瘤区域,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放疗常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肠炎、皮肤反应等,通常需要同步化疗增强疗效。

4、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抗EGFR适用于RAS野生型患者,贝伐珠单抗抗VEGF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疗需进行基因检测指导用药,常与化疗联合使用,可能引起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

5、免疫治疗:

对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患者,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显示出良好效果。免疫治疗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需评估PD-L1表达水平和肿瘤突变负荷。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肺炎等。

乙状结肠癌患者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肠镜和肿瘤标志物,建议保持高纤维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久坐。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排便习惯改变,可通过饮食调整和盆底肌训练改善。心理支持对癌症康复至关重要,可参加患者互助小组。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