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盆腔炎可通过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调理,常用药物包括金刚藤胶囊、妇炎康片、桂枝茯苓丸等。盆腔炎多由湿热瘀阻、气滞血瘀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证型用药。
金刚藤胶囊主要成分为金刚藤提取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适用于湿热瘀阻型盆腔炎,常见下腹灼痛、带下黄稠等症状。该药能抑制盆腔炎症反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药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加重湿热症状。
妇炎康片含败酱草、蒲公英等成分,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作用。针对急性盆腔炎发作期的发热、腹痛症状效果显著。该药通过抗炎镇痛作用缓解盆腔充血水肿,使用期间需注意监测肝功能,避免长期大量服用。
桂枝茯苓丸为经典活血化瘀方剂,适用于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表现为下腹隐痛、经血色暗有块等症状。该方可改善盆腔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体质虚弱者需配伍补益药物使用,避免活血过度耗伤正气。
中医治疗盆腔炎需区分湿热下注、寒湿凝滞等不同证型。湿热证多用黄柏、栀子等清热药,寒湿证常选艾叶、小茴香等温通药材。建议经专业中医师四诊合参后组方,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中药治疗需配合生活方式调整。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慢性期可进行盆底肌锻炼。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马齿苋、薏苡仁等药食同源食材。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避免重复感染。
盆腔炎患者需坚持完成中药疗程,通常急性期治疗需2-4周,慢性调理需3-6个月。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超声和白带常规,评估炎症吸收情况。配合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可增强疗效。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避免盆腔脓肿等并发症。日常注意腹部保暖,避免久坐潮湿环境,适度运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