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属于什么科

胡兴胜 主任医师

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肝血管瘤属于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诊疗范畴,具体需根据病情选择科室。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血管异常增生形成,多数无症状且生长缓慢。

1、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主要负责肝血管瘤的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当血管瘤直径超过5厘米、生长迅速或出现压迫症状时,需通过手术切除或介入栓塞治疗。肝胆外科医生会评估肿瘤位置、大小及并发症风险,制定个体化方案。

2、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负责肝血管瘤的保守管理和随访监测。对于小于3厘米的无症状血管瘤,通常建议定期超声或CT复查。消化内科医生会排查合并的肝脏疾病,如脂肪肝、肝炎等,并提供生活方式指导。

3、影像诊断科:

影像诊断科通过超声、CT或MRI明确肝血管瘤的性质和范围。典型影像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强化病灶,动脉期快速填充,延迟期持续强化。影像科医生需与临床科室协作鉴别肝癌等恶性病变。

4、肿瘤内科:

肿瘤内科参与疑似恶性病例的鉴别诊断。极少数肝血管瘤可能表现为不典型影像特征,需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或穿刺活检排除血管肉瘤等恶性肿瘤。多数情况下血管瘤无需抗肿瘤治疗。

5、介入放射科:

介入放射科实施肝动脉栓塞等微创治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的病例,可通过导管注入栓塞剂阻断肿瘤血供。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存在栓塞后发热、肝区疼痛等短期不良反应。

肝血管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撞击肝脏区域,定期复查监测肿瘤变化。饮食上减少高脂食物摄入,控制体重以减轻肝脏负担。合并乙肝或肝硬化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饮酒和使用肝毒性药物。出现右上腹持续疼痛、腹胀或黄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