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膝盖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膝盖疼痛通常由运动损伤、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痛风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使用护膝或支具固定关节。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动作,建议使用拐杖分担体重。休息时间一般需要2-4周,严重者需延长至6周。
急性期48小时后可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慢性期采用热敷、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方式,配合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直腿抬高运动等康复锻炼,每周3-5次,持续4-8周。
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炎症。硫酸氨基葡萄糖可促进软骨修复,透明质酸钠能改善关节润滑。痛风急性发作需使用秋水仙碱,类风湿关节炎需应用甲氨蝶呤等抗风湿药物。
对于顽固性疼痛可采用关节腔注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医用臭氧、富血小板血浆。注射间隔需大于3个月,每年不超过3-4次,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关节镜适用于半月板修复、游离体取出等微创手术。重度骨关节炎需考虑胫骨高位截骨术或单髁置换术,终末期病变则需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进行6-12周系统康复训练。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BMI建议保持在18.5-23.9之间。饮食多摄入富含钙质的牛奶、豆制品,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长时间跪姿或盘腿坐,运动时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项目。秋冬季节注意膝关节保暖,可佩戴保暖护膝。建议每年进行1-2次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动态观察软骨磨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