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宫颈癌的发生与性生活过早、性伴侣过多等因素有关,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主要高危因素包括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免疫系统功能低下、长期口服避孕药、吸烟及多孕多产。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性接触是HPV传播的主要途径。病毒通过宫颈上皮微小损伤侵入基底细胞,导致E6/E7癌基因持续表达,最终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接种是有效预防手段。
艾滋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免疫系统清除HPV能力下降,病毒更易持续感染。这类人群宫颈癌发病率较常人高5-10倍,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
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超过5年可能增加宫颈癌风险,这与激素影响宫颈黏膜屏障功能有关。停药后风险逐渐降低,使用屏障避孕法可降低HPV感染概率。
烟草中的致癌物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宫颈组织,破坏局部免疫环境。吸烟者宫颈黏液中的抗氧化物减少,HPV清除能力下降,癌变风险增加2-3倍。
多次妊娠分娩会导致宫颈机械性损伤增加,产程中宫颈转化区反复暴露于激素变化环境。经产妇宫颈癌风险较未生育女性高,建议产后加强宫颈癌筛查。
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避孕套可降低HPV感染风险。建议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30岁以上联合HPV检测。日常注意补充富含叶酸、维生素A/C/E的食物,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诊,早期宫颈癌治愈率可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