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非小细胞肺癌又包括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等亚型。饮食需注意高蛋白低脂、充足维生素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控制盐分摄入、少食多餐等原则。
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5%,恶性程度高且生长迅速,早期易发生转移。这类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呈现小而圆的外观,与吸烟关系密切。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加重、咯血、胸痛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副肿瘤综合征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治疗以化疗和放疗为主,手术机会较少。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病例的85%,生长相对缓慢。腺癌多见于外周肺组织,与吸烟关联性较低;鳞癌常发生在中央气道,与长期吸烟显著相关;大细胞癌分化程度低,预后较差。这类肿瘤可能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方案需根据分期制定。
肺腺癌是近年发病率上升最快的亚型,女性患者较多。肿瘤多起源于支气管黏膜腺体,早期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通过体检发现毛玻璃样结节。基因检测对指导靶向治疗尤为重要,常见驱动基因包括EGFR、ALK等。晚期可能出现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或脑转移导致的神经症状。
肺鳞癌好发于长期吸烟的男性患者,肿瘤多位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容易导致气道阻塞引发肺不张。典型症状包括痰中带血、反复肺部感染等。病理检查可见角化珠或细胞间桥特征,PD-L1检测对免疫治疗有指导意义。晚期可能侵犯纵隔结构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
大细胞癌属于未分化型肺癌,癌细胞体积大且缺乏腺癌或鳞癌的特征性结构。这类肿瘤生长快、转移早,诊断时往往已属晚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能出现咳嗽、胸痛、乏力等症状。治疗手段有限,对传统化疗反应率较低,需积极考虑免疫治疗等新疗法。
肺癌患者的饮食管理需个体化调整。治疗期间应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1.5克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鱼肉、禽肉、豆制品等易消化来源。深色蔬菜和水果提供抗氧化物质,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避免煎炸、辛辣、过烫食物刺激消化道,放疗患者需注意口腔黏膜保护。出现吞咽困难时可选择匀浆膳或营养补充剂,合并糖尿病者需监测血糖。保持规律进餐频率,治疗副作用明显时可分5-6次少量进食。所有饮食调整应在营养师指导下结合治疗阶段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