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干燥综合症主要使用什么药物

胡乃文 副主任医师

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干燥综合征可通过人工泪液、免疫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促分泌药物及生物制剂等方式治疗。干燥综合征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遗传因素、性激素水平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1、人工泪液:

缓解眼干症状首选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这类药物模拟天然泪液成分,能有效润滑角膜,减少异物感。严重干眼患者需选择不含防腐剂的剂型,避免长期使用加重角膜损伤。

2、免疫抑制剂:

羟氯喹和甲氨蝶呤是常用免疫调节药物。羟氯喹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活性减轻腺体炎症,甲氨蝶呤可干扰淋巴细胞增殖。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警惕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3、非甾体抗炎药:

关节疼痛患者可使用塞来昔布或双氯芬酸钠。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缓解肌肉骨骼症状。胃肠道脆弱者建议搭配质子泵抑制剂,避免诱发消化道出血。

4、促分泌药物:

毛果芸香碱和西维美林能刺激M3受体增强腺体分泌。常见副作用包括多汗、尿频,心脏病患者慎用。用药后唾液分泌量可提升40%-60%,显著改善口腔干燥症状。

5、生物制剂:

利妥昔单抗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适用于伴系统损害的重症患者。治疗前需筛查乙肝病毒,输注过程中可能发生发热、寒战等输液反应,需在医疗机构监护下使用。

干燥综合征患者日常应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避免黏膜干燥。饮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口腔不适。坚持每日口腔护理含漱氯己定溶液,定期眼科随访评估角膜状况。适当进行瑜伽或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同时避免过度疲劳。冬季外出佩戴防护眼镜和口罩,减少冷空气对黏膜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