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小耳畸形矫正手术通常采用自体肋软骨移植或人工材料植入两种方式,主要步骤包括耳廓支架雕刻、皮肤覆盖重建和细节塑形。手术方法选择需根据患者年龄、畸形程度及组织条件综合评估。
手术前需进行全面的耳部CT检查和听力评估,明确外耳道及中耳发育情况。医生会测量健侧耳朵的形态参数作为重建参考,评估肋软骨钙化程度。儿童患者需确保身高达到1.2米以上,肋软骨发育足够支撑手术。
自体肋软骨移植需取第6-8肋软骨,雕刻成耳廓三维支架。人工材料多选用多孔聚乙烯,术前根据三维打印模型进行个性化塑形。支架需保留对耳轮、耳甲腔等解剖结构,厚度控制在1-2毫米以保证血供。
在残耳部位制作皮下口袋或局部皮瓣,将雕刻好的支架植入固定。常用颞浅筋膜瓣包裹支架增加血供,表面覆盖中厚皮片。对于无耳垂患者需同步进行耳垂转位,采用Z成形术或V-Y推进皮瓣。
术后2-3个月进行二期手术,通过局部修整提升耳轮清晰度。采用软骨楔形移植加深耳甲腔,局部脂肪填充调整轮廓对称性。部分病例需耳屏再造,采用耳甲腔软骨复合组织移植。
术后需佩戴保护支架6个月防止变形,定期进行激光脱毛处理移植区毛发。听力重建手术建议在耳廓成形后6-12个月进行。术后1年内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支架移位或皮瓣损伤。
术后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促进伤口愈合,推荐鸡蛋、鱼肉等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瘢痕增生风险。日常需做好耳部防晒,使用软枕避免压迫。建议每3个月复查评估支架稳定性,儿童患者需持续随访至青春期结束。恢复期间可进行轻柔的耳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直接触碰再造耳廓。术后6个月后可逐步恢复游泳等水上活动,但需佩戴专用耳塞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