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有孤立性肺结节、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空泡征。
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影像学特征是肺外周出现的孤立性结节,直径通常大于8毫米。结节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密度不均匀,部分可见钙化灶。CT扫描显示结节的CT值多在20-60HU之间,增强扫描后强化值常超过20HU。这类结节与炎性假瘤、结核球等良性病变的鉴别要点在于生长速度和边缘特征。
表现为结节表面凹凸不平的波浪状轮廓,形似分叶状。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在不同方向生长速度不均所致,在CT薄层重建图像上显示尤为明显。分叶的深浅程度与肿瘤恶性程度相关,深度超过3毫米的分叶征对恶性肿瘤具有较高提示价值。需注意与肺内淋巴结增生造成的假分叶现象相鉴别。
指结节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细短线条影,形似太阳光芒。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沿肺间质浸润生长或局部淋巴管扩张。高分辨率CT可显示长度2-5毫米的细毛刺,恶性结节毛刺多呈僵硬、排列不规则状。需与炎性病变的长而柔软毛刺、结核病灶的索条影区别。
表现为结节与胸膜间的线状牵拉影,形似"帐篷"样改变。机制是肿瘤内纤维组织收缩牵拉脏层胸膜所致。CT矢状位重建可见特征性的"喇叭口"形态,此征象在胸膜下1厘米内的结节中特异性较高。需注意与胸膜粘连、陈旧性胸膜炎等造成的假性凹陷鉴别。
指结节内出现的小泡状透亮区,直径多小于5毫米。病理基础是肿瘤组织部分坏死或小支气管被肿瘤包裹形成活瓣性阻塞。薄层CT可显示特征性的"蜂窝样"改变,空泡壁厚薄不均、内壁不规则提示恶性可能。需与肺囊肿、支气管扩张等含气病变鉴别。
对于疑似周围型肺癌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低剂量CT随访监测,观察结节大小、密度及形态特征的变化。同时应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饮食上可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若出现持续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应及时就诊呼吸科进一步检查。影像学检查建议选择具有肺结节分析功能的256排以上螺旋CT,必要时结合PET-CT检查提高诊断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