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疾病引起的症状主要有哪些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食管疾病引起的症状主要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食物反流以及体重下降。这些症状可能由胃食管反流病、食管炎、食管裂孔疝、食管癌或贲门失弛缓症等疾病引起。

1、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食管疾病的常见表现,可能由食管狭窄或肿瘤阻塞导致。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食管炎可形成瘢痕组织,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下食管括约肌无法正常松弛。症状初期表现为固体食物难以下咽,后期可能出现液体吞咽困难。内镜检查能明确病因,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

2、胸骨后疼痛

胸骨后疼痛多位于胸骨中下段,呈烧灼样或压迫感。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是主要诱因,食管痉挛也可引发剧烈疼痛。症状易与心绞痛混淆,但食管源性疼痛常与进食相关。质子泵抑制剂可缓解反流性疼痛,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食管痉挛。

3、反酸烧心

反酸烧心表现为胸骨后灼热感伴酸味液体反流,平卧时加重。胃食管反流病是最常见病因,食管裂孔疝可加重症状。长期反流可能导致巴雷特食管等癌前病变。生活方式调整如抬高床头、避免宵夜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药物或手术治疗。

4、食物反流

食物反流指未消化的食物从食管返回口腔,常见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蠕动功能减弱使食物滞留,夜间卧位时更易发生。反复反流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需警惕营养不良风险。食管测压检查可确诊,气囊扩张或手术能改善食管排空。

5、体重下降

进行性体重下降需警惕食管恶性病变。吞咽困难导致进食减少,肿瘤消耗增加能量需求。胃食管反流病长期影响营养吸收也可能引起消瘦。出现不明原因体重减轻伴吞咽症状时,应尽快进行胃镜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肿瘤。

食管疾病患者需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进食后保持直立姿势。戒烟限酒有助于减少胃酸分泌,控制体重可降低腹压。睡眠时抬高床头能预防夜间反流,紧身衣物可能加重症状应避免。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内镜检查是确诊食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长期胃食管反流患者需定期随访,警惕食管黏膜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