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尿毒症的病因是什么

张聪 副主任医师

张聪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肾病科

儿童尿毒症可能由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遗传性肾病、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梗阻等原因引起。尿毒症是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排出的临床综合征,需及时就医干预。

1、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

多囊肾、肾发育不全等先天结构缺陷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下降。这类患儿出生后可能出现排尿异常、生长发育迟缓,超声检查可发现肾脏形态异常。早期通过控制血压、限制蛋白摄入等保守治疗延缓进展,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2、遗传性肾病

Alport综合征、胱氨酸病等遗传性疾病会破坏肾小球滤过功能。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伴听力或视力异常,基因检测可确诊。需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肾功能,同时治疗其他系统症状。

3、急性肾损伤

严重感染、药物中毒或脱水导致的肾灌注不足可能引发急性肾小管坏死。患儿会出现尿量骤减、水肿及电解质紊乱,血肌酐快速升高。需停用肾毒性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必要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4、慢性肾炎

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等免疫性疾病长期损害肾单位。典型表现为反复血尿、泡沫尿伴高血压,肾活检可明确病理类型。需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控制炎症,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

5、泌尿系统梗阻

后尿道瓣膜、输尿管狭窄等梗阻性疾病会造成肾积水及肾功能丧失。新生儿期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腹部包块,影像学检查可见尿路扩张。需手术解除梗阻,已形成的肾损害需长期随访管理。

家长应定期监测患儿血压、尿量及生长发育指标,严格控制水分和钠钾摄入。选择低磷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清、鱼肉,避免高钾水果如香蕉、橙子。保持适度活动量,预防感染,严格遵医嘱用药。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红蛋白,必要时在儿童肾科专科随访。早期识别病因并规范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