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病感染会引起右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牙病感染一般不会直接引起右侧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属于鼻腔鼻窦良性肿瘤,主要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刺激或基因突变等因素相关,而牙源性感染通常仅可能导致上颌窦炎或局部骨质破坏。

牙病感染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引发邻近上颌窦的化脓性炎症,表现为鼻塞、脓涕、面部胀痛等症状,但这类感染多通过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控制,或通过上颌窦穿刺引流治疗。长期慢性炎症虽可能刺激黏膜增生,但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发生需特定条件,如HPV感染或黏膜细胞异常分化,单纯牙源性感染难以直接诱发肿瘤。

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典型症状包括单侧鼻塞、血涕、头痛,影像学检查可见上颌窦内分叶状软组织影,确诊需依靠病理活检。治疗以鼻内镜手术切除为主,需完全清除肿瘤基底以防复发。若患者同时存在牙病感染和上颌窦占位病变,应分别处理:先控制牙源性感染,再通过影像学评估肿瘤范围,制定手术方案。

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洁牙预防龋齿和牙周炎。出现持续鼻塞或面部疼痛时应尽早就诊,避免将牙病与鼻窦肿瘤症状混淆。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肿瘤复发情况,同时维护口腔健康以减少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