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胆道引流、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具体选择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
手术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适用于早期肿瘤且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常见术式包括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肝叶切除术等。手术需完整切除肿瘤及周围受累组织,可能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后可能出现胆汁漏、肝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
对于无法手术或存在胆道梗阻的患者,可采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或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术缓解黄疸。引流方式包括外引流和内外引流,能有效改善胆汁淤积症状。操作需注意预防胆道感染和出血,术后需定期更换引流管或支架。
化疗常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也可选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等药物。化疗可术前新辅助治疗缩小肿瘤,或术后辅助治疗降低复发概率。化疗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需配合止吐、升白细胞等对症处理。
放疗包括外照射和近距离放射治疗,常与化疗联用。适形调强放疗可精准靶向肿瘤区域,减少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放疗可能引起放射性肝炎、消化道反应等,治疗期间需定期评估肝功能。对于局部晚期患者,放疗可缓解疼痛和梗阻症状。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可使用靶向药物,如厄洛替尼、索拉非尼等。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用药期间监测药物不良反应。靶向治疗可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联合,对正常细胞损伤较小,但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副作用。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低脂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迹象。出现发热、黄疸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制定的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