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出血术后5天仍存在一定危险,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脑出血术后恢复期可能因再出血、脑水肿、感染等因素导致风险持续存在。
术后5天内再出血概率相对较大,多与血压波动、血管痉挛或手术区域止血不彻底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加剧、意识障碍加深或肢体活动障碍加重,需通过CT复查监测出血情况。脑水肿高峰期常出现在术后3-7天,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呕吐、视乳头水肿,需维持头高位并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与卧床时间长、吞咽功能障碍相关,可能出现发热、氧饱和度下降,需定期翻身拍背,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长期制动有关,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需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预防。癫痫发作风险在术后早期仍存在,与脑组织损伤相关,可预防性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术后应激性溃疡可能导致呕血黑便,需使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保护胃黏膜。脑血管痉挛可引起迟发性神经功能缺损,需通过尼莫地平注射液改善脑血流。
术后应保持血压稳定在安全范围,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动作。床头抬高30度有助于降低颅内压,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吞咽困难者需鼻饲营养。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早期开展,从被动活动逐步转为主动锻炼。定期复查血常规、电解质及头颅CT,出现意识改变、发热或新发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1个月内都属于高风险期,需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功能变化。